教师风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教师风采 > 正文
【马克思主义学院】学院组织开展“追寻两弹记忆·传承红色精神”主题实践活动
2025-04-29

4月26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中国两弹城开展“追寻两弹记忆·传承红色精神”主题实践教学活动。此次活动由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教研室组织,绵阳校区课程组教师集体带队,100余名学生参与。

师生合影留念

在四川两弹城博物馆,借助丰富多样的实物模型、珍贵罕见的影像资料以及讲解员专业细致的讲解,师生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 “两弹一星” 事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。面对国外技术封锁、国内物质匮乏,老一辈科学家怀揣科技报国理想,隐姓埋名扎根深山,以顽强毅力和非凡智慧突破技术壁垒,铸就国防重器。馆内陈列的历史物件,重现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。科学家们无私奉献、攻坚克难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师生,让他们对科学家精神有了切身体会与深刻理解。

四川两弹城博物馆馆内学习

四川两弹城博物馆馆内学习

在三防教育馆,师生们深入了解国家核电设备、三防装备器材等知识。馆内陈列的各类防护用具与逼真模拟设施,重现核科研人员的工作场景。他们身处辐射风险环境,却始终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先,坚守岗位,无私奉献。师生们置身其中,直观感受到核科研人员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,对 “两弹一星” 精神的丰富内涵,也有了更深刻、更直观的理解。

在邓稼先旧居,简朴的桌椅、陈旧的床铺,真实还原了他往昔工作与生活的场景。踏入这方空间,师生们仿佛看到邓稼先为祖国核事业日夜操劳、潜心钻研的身影。他舍弃国外优渥条件,毅然归国,隐姓埋名数十载,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核事业。师生们驻足凝视,沉浸其中,深切感受着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深厚的家国情怀。

参观邓稼先故居

参观学习结束后,各小组学生根据活动前期安排,选择不同场景进行现场讲解、话题讨论、素材收集等自主实践活动,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“两弹一星”科学家的故事,弘扬和传承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

学生现场实践

此次主题实践教学活动,是学院 “大思政课” 建设的生动实践。师生走进承载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的两弹城,在真实历史场景中,既丰富历史知识,又汲取精神力量,更增强民族自信。今后,学院将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径,创新思政教育多形式,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,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。

撰稿:熊君庸 沈玉进

摄影:肖可馨 韩雨杉

一审:邓海霞

二审:陈丹丹

三审:丁灵芝

2025年4月27日